智能 IC 卡技术杂谈

集成电路卡又称为 IC 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是一种内嵌有集成电路的塑料标签卡片,其集成电路当中包含有 8 位或者 32 位的微控制单元 MCU、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只读存储器 EEPROM(按字节操作)或者闪速存储器 Flash(按扇区操作)、随机访问存储器 RAM,以及固化在只读存储器 ROM 当中的片内操作系统(COS,Chip Operating System),并且通常内置有 DESRSA国密 SMxSSF 等加解密算法。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 IC 卡芯片有恩智浦 NXPMifare 系列、英飞凌 InfineonSL 系列、、复旦微电子FM 系列,华大半导体SHCCIU 系列除此之外,还有 华虹集成电路SHC 系列,以及大唐微电子DMT 系列,紫光国微THD 系列。这些芯片主要遵循 《ISO/IEC 7816》《ISO/IEC 14443 TypeA》两部协议规范,本文主要介绍了笔者在日常工作当中,经常接触到的各类智能卡相关的技术与规范。

接触 & 非接触 & 双界面卡

接照用途和构成,可以将 IC 卡划分为存储卡(Memory Card)和带有 CPU 的智能卡(Smart Card)。

  • 接触式卡:IC 芯片封装在 PVC 塑料里面,但是触点外露,需要与卡槽产生物理接触才能读写数据;
  • 非接触式卡:IC 芯片依然被封装在 PVC 塑料当中,但是通过内置的线圈感应读写卡设备上的电磁波,从而实现非接触式的读写数据;
  • 双界面卡:集接触式非接触式接口为一体的单芯片智能卡,两种接口共享着相同的微控制器、操作系统、EEPROM;

注意:许多 IC 卡芯片的数据手册当中,读写卡设备通常被称为邻近耦合装置PCD,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而IC 卡片本身则通常被称为感应卡PICC,Proximity Card)。

ISO/IEC 7816

ISO/IEC 7816 是一种标准化的接触式智能卡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读写接触式的集成电路卡,该协议由如下 14 个部分组成:

  • ISO7816-1:物理特性;
  • ISO7816-2:触点的尺寸与位置;
  • ISO7816-3:电子接口与传输协议;
  • ISO7816-4:用于交换的组织、安全、命令,即定义了如何使用应用程序标识符检索卡片中的应用程序,并且执行相关的检索操作;
  • ISO7816-5:应用提供商注册,即通过对应用程序标识符进行国际注册,从而授予其唯一性;
  • ISO7816-6:交换用行业间数据元素;
  • ISO7816-7:用于结构化卡片查询语言(SCQL,Structured Card Query Language)的行业间指令 ;
  • ISO7816-8:安全操作的命令与机制;
  • ISO7816-9:卡片管理相关的指令;
  • ISO7816-10:电子信号与同步卡的应答复位;
  • ISO7816-11:采用生物特征识别的方法,来进行个人身份验证;
  • ISO7816-12:USB 电气接口及操作过程;
  • ISO7816-13:多应用环境下的应用管理命令;
  • ISO7816-15:密码信息应用,即加密信息的通用语法和格式,以及在适当时共享此信息的机制

其中,ISO/IEC 7816-4 里面定义了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相关的内容,包括接口上交换的 命令-响应 对的内容、检索 IC 卡里数据元素和数据对象的方法、通过历史字节的结构与内容来描述 IC 卡的工作特性、IC 卡当中程序和数据的结构、访问 IC 卡里文件和数据的方法、定义 IC 卡内文件与数据访问权限的安全体系结构、用于识别与定位 IC 卡当中应用的方法与机制、安全消息传递的方式、访问 IC 卡内置的处理算法;

注意:国际标准化组织并未提供标号为《ISO 7816-14》的技术规范;

ISO/IEC 14443

ISO/IEC 14443 定义了 Type AType B 两种 IC 卡类型,它们均工作在 13.56MHz 无线频率,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调制方式、编码方案(协议第 2 部分)、协议初始化过程(协议第 3 部分)三个方面,但是都共同采用了协议第 4 部分定义的传输协议,该协议主要由如下 4 个部分组成:

读写卡装置与 IC 卡之间的无线通信频率为 13.56MHz,当读写卡装置对 IC 卡进行读写操作时,所发出的信号主要由 2 部分叠加组成:

  1. 电源信号:是一组由读写卡装置向 IC 卡发送的固定频率电磁波,卡片内置 LC 串联谐振电路 的频率与读写卡装置发射的频率相同,在电磁波的激励下这个 LC 电路产生共振,让卡片内置的电容充满电荷,同时另一端连接的单向导通电子泵会将这些电荷传送至另一个电容进行存储,当累积电荷达到 2V 时,该电容就可以作为电源为卡片进行供电;
  2. 指令与数据信号:用于读写卡装置指挥 IC 芯片完成数据的读取、修改、储存等操作,并且返回响应信号给读写卡装置,从而完成一次读写操作过程;

ISO/IEC 14443 可以具体划分为由恩智浦(NXP)等公司提出的 Type A,以及由意法半导体(ST)等公司提出的 Type B 两种标准,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IC 卡读写卡装置之间的通讯调制方式:

  1. Type A 标准:表示数据 1 时,信号会出现 0.2 ~ 0.3 微秒的间隔;而当表示数据 0 时,信号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没有,这与前后的信息相关;这种方式优点在于信息区别明显,受干扰的机会少,反应速度快,不容易误操作;缺点在于当需要为 IC 卡提供更高的工作电压时,传输的电量有可能会出现波动;
  2. Type B 标准:表达数据 1 的信号幅度更大,而数据 0 的信号幅度更小,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持续不断的传递信号,不会出现能量波动的情况;缺点在于数据区别不够明显,相对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Mifare 1 卡

恩智浦半导体于 1994 年 推出的 Mifare Classic 系列 也被称为 Mifare 1,即俗称的 M1 卡。其工作频率为 13.56MHZ,符合 ISO 14443 Type A 非接触式射频卡规范,虽然其采用的私有算法 CRYPTO1 已经遭到破解,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市场上存在着大量与其相兼容的国产芯片(例如复旦微电子的 FM11RF08 芯片),所以并不妨碍其被广泛使用在安全等级要求较低的场合。

  • 标准 M1 卡:第 0 扇区不可以进行修改,其它扇区则可以反复进行擦写;
  • UID 卡:所有区块都可以被重复擦写,可以重复修改卡片 ID ,并且响应后门指令(克隆卡会被使用后门指令检测到);
  • CUID 卡:所有区块都可以被重复擦写,同样可以重复修改卡片 ID ,但是不会响应后门指令(避免克隆卡被后门指令检测);
  • FUID 卡0 区块只能够被写入一次,然后变为 M1 卡,在 CUID 复无效的情况下,或许可以绕开反克隆设备;

标准 Mifare 1 卡的 EEPROM 被划分为 16扇区(Sectors),其中每个扇区由 4数据块(Blocks)组成,每个数据块拥有 16字节(Bytes):

  1. 厂商信息(Manufacturer Block):第 0 扇区的块 0,用于存放厂商的 32 位序列号,已经固化,只可读不可修改;
  2. 数据块(Data Blocks):用于保存数据,可以直接读写,以特殊数据格式表示时,可以进行初始化赋值、加减值、读取值;
  3. 扇区模块(Value Blocks):每个扇区的块 3,存放的是该扇区的密码 A(6 bytes)、存取控制(4 bytes)、密码 B(6 bytes);

  1. 复位应答(Request Standard/All):上电复位之后,IC 卡使用应答请求码ATQA,Answer To Qequest)响应请求 REQA唤醒 WUPA的指令;
  2. 防碰撞循环(Anticollision Loop):当存在多张 IC 卡在读写卡装置的周围时,为了防止发生冲突与碰撞,需要从多张 IC 卡当中选择一张作为处理对象,而未选中的 IC 卡则会处于空闲模式,以等待下一步被选择,这个过程当中会返回一个被选中的 IC 卡序列号;
  3. 选择 IC 卡(Select Card): 选择当前被选中的 IC 卡序列号,此时 IC 卡会返回一个选择确认码SAK,Select AcKnowledge);
  4. 三次互相确认(Three Pass Authentication):选定待处理的 IC 卡之后,读写卡装置开始确定当前所要访问的扇区号,并且对该扇区的密码进行校验,在经过三次互相确认之后,就可以通过加密的信号进行通信;而当选择另一个扇区时,则必须重新进行扇区的密码校验;

IC 卡读写卡装置完成上述认证过程之后,就可以执行如下操作步骤:

  • 读写块(Read/Write Block):读写一个块当中的数据;
  • 加减法(Decrement/Increment):对块当中的内容执行加减法,并将结果保存在内部传输缓冲区
  • 恢复(Restore):将一个块的内容移动至内部传输缓冲区
  • 传输(Transfer):将内部传输缓冲区的内容写入到一个数据块
  • 停止(Halt):将卡片置于暂停工作状态;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 APDU

应用协议数据单元(APDU,Application Protocol Data Unit)是卡片和外部应用之间的通信报文协议,其格式标准被定义在 ISO7816-4 当中,具体可以被划分为命令响应两种类型:

  • 命令 APDU读写卡装置发送到智能卡,其中包含一个必选的 4 字节头部 CLA + INS + P1 + P2 以及 0 ~ 255 字节的数据;
  • 响应 APDU智能卡返回给读写卡装置,其中包含有必选的 2 字节状态字和 0 ~ 255 字节的数据;

下面表格展示了一个 APDU 命令-响应对(Command-Response Pair),即命令 APDU响应 APDU

命令 APDU 字段 功能描述 字节数
命令头 表示 CLA 的类字节 1
- 表示 INS 的指令字节 1
- 表示 P1 - P2 的参数字节 2
\(L_c\) 字段 编码 \(N_c = 0\) 时缺省,而 \(N_c > 0\) 时出现; 01 或者 3
命令数据字段 编码 \(N_c = 0\) 时缺省,而 \(N_c > 0\) 时体现为一个 \(N_c\) 字节的字符串; \(N_c\)
\(L_e\) 字段 编码 \(N_e = 0\) 时缺省,而 \(N_e > 0\) 时出现; 012 或者 3
响应 APDU 字段 功能描述 字节数
响应数据字段 编码 \(N_r = 0\) 时缺省,而 \(N_r > 0\) 时体现为一个 \(N_r\) 字节的字符串; \(N_r\)(最多 \(N_e\)
响应尾 状态字节为 SW1-SW2 2

EMV 与 PBOC 银行卡标准

EMV(Europay MasterCard Visa)标准是由全球三大银行卡组织欧陆卡(Europay)、万事达卡(MasterCard)和维萨卡(Visa)共同发起制定的银行卡技术标准,是基于 IC 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统一标准。其中,接触式卡片以 ISO/IEC 7816 作为标准,而非接触式卡片则主要以 ISO/IEC 14443 作为标准。

中国人民银行(PBOC,People's Bank of China)于 2013 年正式颁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 IC 卡规范》V3.0 版本,类似上面的介绍的 EMV,也属于一种金融集成电路智能卡感应端与接收端的规范标准。并且接触式卡片同样以 ISO/IEC 7816 作为标准,而非接触式卡片则主要以 ISO/IEC 14443 作为标准。

  • 1 部分:《总则》;
  • 3 部分:《与应用无关的 IC 卡与终端接口规范》;
  • 4 部分:《借记贷记应用规范》;
  • 5 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卡片规范》;
  • 6 部分:《借记贷记应用终端规范》;
  • 7 部分:《借记贷记应用安全规范》;
  • 8 部分:《与应用无关的非接触式规范》;
  • 10 部分:《借记贷记应用个人化指南》;
  • 12 部分:《非接触式 IC 卡支付规范》;
  • 13 部分:《基于借记贷记应用的小额支付规范》;
  • 14 部分:《非接触式 IC 卡小额支付扩展应用规范》;
  • 15 部分:《电子现金双币支付应用规范》;
  • 16 部分:《IC 卡互联网终端规范》;
  • 18 部分:《基于安全芯片的线上支付技术规范》;

智能卡操作系统 COS

卡片操作系统COS,Card Operating System)紧密围绕着其所服务的智能卡特点而研发,设计时会紧密结合智能卡内置存储器的分区情况,并且遵循 ISO/IEC 7816 或者 ISO/IEC 14443 等国际标准,主要用于控制智能卡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管理智能卡当中的存储器,并且在智能卡内部完成各种命令的处理。由于目前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处理与响应外部命令的问题,并不会涉及到共享和并发的管理,所以其本质上更加接近于监控程序,而非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

注意Java Card™ 目前已经成为 COS 事实上的工业标准,其以 Java 虚拟机作为基础,通过更为安全的方式来执行 Java Applet,并且支持多应用动态下载,具有平台无关、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一卡多用等特点。

安全单元 SE

安全元件SE,Secure Element)也称安全芯片,主要由安全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安全的运行环境、存储、算法、接口等;软件部分则提供安全的交互机制,确保 SE 与上位机之间命令与数据的交互安全。基于 SE 对数据进行安全处理,可以实现设备的身份认证、数据传输加密、敏感信息保护等功能。

伴随近年 5G 逐步组网商用,物联网在迎来较快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物联网的安全需求主要存在于如下四个方面:

  1. 硬件设备的唯一标识符;
  2. 硬件设备端与云服务端的双向身份认证;
  3. 数据的加密传输;
  4. 远程 OTA 的安全升级;

基于嵌入式安全元件 SE 提供的安全存储与运算环境,就可以为物联网设备运营者提供一个安全可信任的,然后再由运营者发行 SE 当中的设备 ID 以及证书密钥等,结合云端的安全服务,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物联网安全方案。

ARM SecurCore

ARM SecurCore 是一系列专门为高性能、大容量智能卡与嵌入式安全产品而设计的芯片内核架构,目前主要有如下两款:

  • ARM SecurCore SC000:针对超大容量的智能卡和嵌入式安全应用,内置了 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内核,功率较小,封装面积较小。
  • ARM SecurCore SC300:针对高性能的智能卡和嵌入式安全应,内置了 ARM Cortex-M3 微控制器内核,功率较大,封装面积较大。

ARM TrustZone

ARM TrustZone 在芯片内部提供了一种安全高效的的方法,TrustZone 技术已经分别被集成到采用 Armv8-A 架构的 Cortex-A 系列以及采用 Armv8-M 架构的 Cortex-M 系列芯片当中,通过在微控制器系统当中创建独立的可信与非可信区域,确保数据、固件、片上外设的安全性。

ARM TrustZone 技术通常需要结合如下的软件和规范进行使用:

  • Mbed OS:基于 C/C++ 的开源安全实时操作系统;
  • CMSIS-Pack:通用微控制器软件接口标准,提供了 Cortex 系列微控制器与外设的一致接口标准;
  • Trusted Firmware-M:可信固件,运行在硬件隔离的安全环境当中,用于提供安全服务;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采用 ARM TrustZone 技术的相关厂商以及对应的典型产品型号:

芯片厂商 型号 内核架构
Microchip SAM L11 Cortex-M23
Nordic nRF9160 与 nRF5340 Cortex-M33
Nuvoton M2351 Cortex-M23
NXP LPC5500 和 i.MX RT600 系列 Cortex-M33
Silicon Labs Gecko Series 2 Cortex-M33
STMicroelectronics STM32L5 Cortex-M33

Mbed OS 是一款基于 Cortex-M 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其提供了一个包含有存储、连接、设备管理、传感器驱动、输入输出设备的抽象层。

STMicroelectronics 安全解决方案

针对银行、身份认证、支付解决方案,均支持 ISO7816ISO14443 A/B 智能卡协议:

  • ST31 系列:基于 ARM SecurCore SC000 核心架构,常用于智能卡应用程序;
  • STPay 系列:基于 ST31 的硬件架构,主要用于安全支付的场景;

针对 NFC、eSE、eSIM 产品的移动安全交易解决方案:

  • ST33 系列:基于 ARM SecurCore SC300 核心架构,应用于 SIM、eSIM、eSE 场景;
  • ST21NFC 系列:用于 NFC 的微控制器;
  • ST54 系列:基于 ST33 的硬件架构,同时整合了 eSIM、eSE、NFC 主控;

同样基于 ST33 硬件架构,所提供的车规级 eSIMs 解决方案,致力于汽车生态系统的安全连接:

  • ST33G1M2A 系列:依然基于 ARM SecurCore SC300 核心架构;
  • ST33GTPMA 系列:eSE 片上系统;
  • ST4SIM-A 系列:eSIM 片上系统;

针对物联网生态系统当中的嵌入式平台到网关和服务器:

  • STSAFE-A 系列: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商标保护;
  • STSAFE-J 系列:用于网关和物联网设备;
  • STSAFE-TPM 系列:针对标准化和可验证的 TPM 服务;

主要基于 ARM SecurCore SC300 核心架构,针对工业控制与物联网的组网与通迅用途:

  • ST4SIM-S:用于物联网;
  • ST4SIM-M:用于工业控制;
  • ST4SIM-A:用于汽车;

Infineon 安全解决方案

英飞凌在通用微控制器方面,提供了基于 32 位 ARM Cortex 架构的 PSoC(基于 Cortex M0 和 M4 架构的系列)、TRAVEO T2G(基于 Cortex M4 和 M7 的高性能系列)、XMC(基于 Cortex M0 和 M4 架构的工业控制系列)微控制器。

除此之外,英飞凌还拥有自行研发的 TriCore 多核心微控制器架构,并基于此推出了 AURIX 系列车规级微控制器(常用于装载有发动机控制程序的乘用车 ECU),包括第一代 TC2XX 和第二代 TC3XX 两个产品序列,最大特色在于嵌入了硬件安全模块(HSM,Hardware Security Module),其中包含了 32 位安全计算平台存储密钥和身份 ID 的受保护存储区AES-128 硬件加速器随机数生成器。总而言之,HSM 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平台,通过防火墙将其与微控制器的其他部分隔开,从而创建了一个可信的执行环境。

注意:除此之外,英飞凌还提供有适用于非接触式卡片的 CIPURSE 安全解决方案,以及集成嵌入式安全方案 OPTIGA,和带有操作系统的集成嵌入式安全解决方案 SECORA

NXP 安全解决方案

恩智浦 NXP 即提供了基于 ARM 内核的通用微控制器系列产品:

  • i.MX 系列:基于 Cortex-A7/A8/A9、ARM9、Arm11 核心架构,用于多媒体显示场景;
  • Layerscape 系列:基于 Cortex-A7/A9/A53/A57/A72 多核心架构,适用于企业、云计算和工业市场;
  • S32 系列:基于 Cortex-M/R/A 核心架构,属于车规级芯片;
  • S32V 系列:四核 Cortex-A53 架构,用于视觉处理、机器学习等应用;

也提供了基于自家 Power 架构的通用微控制器系列:

  • 8xxx, 7xxx, 7xx, 6xx 系列:基于 Power 架构 e600 核心的中央处理器,适用于服务器、瘦客户端、游戏系统;
  • S32R 雷达系列:基于 Power 架构 e200z4e200z7 核心,优化并且加速了雷达信号的处理;
  • MPC5xxx 系列:基于 Power 架构 e200z4e200z1 核心,专注于质量和长期可靠性的车用微控制器;
  • QorIQ P 系列:基于多核心 Power 架构,适用于跨运营商、企业、军事和工业市场的网络应用;
  • QorIQ Qonverge 平台:在 Power 架构的基础上加入了 StarCore 核心的 DSP 架构,用于通信基站;
  • QorIQ T 系列:基于高效的 Power 架构,该系列常用于低功耗节能产品;
  • PowerQUICC 系列:基于 Power 架构,常用于通信处理;

除此之外,恩智浦 NXP 还提供了安全与认证相关的解决方案:

  • 认证和防伪解决方案:内嵌有支持 AES、DES、RSA 算法的 EdgeLock SE050/SE051 物联网安全元件;
  • 电子证照解决方案:基于 NXP 自身的 SmartMX 安全控制器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 SmartMX3 P71D321/P71D320SmartMX2 P60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其于 2018 年推出的 2GO 安全服务平台,为物联网设备提供了一系列安全可扩展的服务:

  • MIFARE 2GO:用于管理物联网设备 Mifare 芯片中保存的数字化交通凭证,该安全服务已经完全集成至 Google Pay;
  • mWallet 2GO:移动钱包开发解决方案,并且已经集成到 MasterCard 和 Visa 的生态合作体系;
  • mID 2GO:移动身份验证解决方案,用于安全的联接、管理、操作数字化身份信息;
  • NTAG:基于 NFC 标签的安全增值服务,包含芯片自定义服务标签管理身份验证等功能;
  • EdgeLock 2GO:物联网服务平台,用于安全的部署与管理采用 EdgeLock SE050 安全元件的物联网设备;

Renesas 安全解决方案

瑞萨 Renesas 拥有基于 ARM Cortex-M 内核的 Synergy 系列微控制器,以及采用自研 Renesas eXtreme 内核的 RX 系列微控制器。在安全解决方案方面,则推出了基于 Cortex-M23/M33 架构,并采用了 ARM TrustZone 技术的 RA 系列:

国产芯片厂商安全解决方案

兆易创新 Gigadevice 推出了基于 ARM Cortex-M23 内核的 GD32E230/231/232 系列,以及 ARM Cortex-M33 内核的 GD32E5 的高性能系列。

智能 IC 卡技术杂谈

http://www.uinio.com/Embedded/Mifare/

作者

Hank

发布于

2021-09-10

更新于

2021-09-12

许可协议